- 百慕大三角洲穿越事件,百慕大三角洲神秘事件
- 火箭对开拓者(开括者火箭)
- 这一辈子是什么歌_ 央求你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是什
- 荷叶怎么画漂亮又简单_ 怎样画简单点的荷叶
- 纪梵希的创始人和赫本,纪梵希爱赫本一生
- 9剧场上演相声剧
- 台球后肘外拐,台球手肘外拐
- 柳岩\宋小宝小品《爱情不外卖》台词剧本
- 空**报打一成语_ 成语打什么报什么成语
- 《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影评:穿越是个框,啥都往
- 保质期长的酸奶,过了保质期的酸奶有什么用处
- 《情敌蜜月》影评:单纯是一种能力
十八岁以前,我也写过小说,基本功不好,时运更不济,没能赶上成名要趁早的好时候。二十八岁以后,我偶然翻出当年自己写过的文字,羞愧得不能自己,真不知道自己当年是怎么写出那样混合着琼瑶、三毛、古龙、金庸等等所有我看过文字在一块的,乱七八糟的狗血故事。但是我必须得承认一点,我再也写不出那样的文字了,因为我已经老了!
老并不意味着成熟,更不意味着正确。那些自以为是的条条框框,还有便捷的成功学、心灵鸡汤,不过也就是从少年时期莽撞无知,跟这个世界死磕,磕得头破血流之后,变得懦弱的一种具体表现罢了。所以尽管我不喜欢《小时代》,不喜欢郭敬明,但是那只不过是因为我已经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已经老去这个事实而已。
回到电影本身。诚然,郭敬明、《小时代1、2》确实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部带有浓重个人标签,完全无法复制,同时顽强、生猛的全新形态的电影。不喜欢的原因,只在于它超出了我固有的对电影的认知。而谁又规定了我的认知,就一定正确呢?
假如把《小时代1、2》两部合并来看的话,我可以说这是一部主题幼稚,但是完成度极高的电影。无论是对人物的塑造,还是对情感的渲染,以及对故事的铺排,都有其可观之处。稍微可惜一点的是,因为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故事,硬生生拆成两部之后,难免就出现叙事断裂的毛病。总体而言,《小时代1》对前史、对人物的交代过于冗长,缺少必要的故事性,而《小时代1·青木时代》相对而言,则要好得多,故事的起承转合,高潮、低落都做得很完整,而且到位。尤其是影片最末一段的反转戏码,更是深得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精髓,情节和情绪都铺陈得非常到位。
从基本功而言,郭敬明在一帮熟手的帮助之下,基本上做到了无误差。画面精致,表演到位,叙事方面虽然有些生硬,但是那只是因为郭敬明一直在试图走一条只属于他自己的道路,所以他完全没有遵循前人的做法。但是在细部,他的超强模仿能力,却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比如生日会那场朋友反目的桥段,调度,表演,情绪的拿捏,甚至是机位的掌控,都令人惊艳。
再说说叙事,我没有读过郭敬明的小说,以及《小时代》的原著,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他一定是把整部小说最精华的部分都用到了电影之中,他也试图创造一种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混搭的全新叙事方式。虽然这样对于观众而言,稍微有些费劲,但是这种创新的态度是很令人佩服的,当然,再多给他几次机会,郭敬明或许真的能够找到一种全新的电影叙事手法,只属于他和《小时代》的叙事手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哪个少年不浮夸?与其等到老去之后,哀叹逝去的青春,又或者变本加厉,以老卖老的回过头去压制他人的青春。倒不如学一学郭敬明,尽情绽放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的青春完全坦陈于人前,或许幼稚,但是那至少证明你的青春没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