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鼓浪屿之波原唱(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是原try唱的吗)
发布时间:2022-08-12

《鼓浪屿之波》歌曲教案设计

教案 《鼓浪屿之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鼓浪屿之波》,让学生感受深切的爱国情怀,进一步深化对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的理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2.通过学唱歌曲《鼓浪屿之波》,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增强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鼓浪屿之波》,提高学生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正确的演唱歌曲《鼓浪屿之波》,准确地表现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期盼之情

2、自然准确的表现出歌曲中的切分音、弱起、前半拍的休止节奏构成的旋律。

四、教具:钢琴,录音机

五、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示范法、情景感染法

六、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片段,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生问好

2、引子:通过讨论前不久全国人民最关注的钓鱼岛事件得出人民的心愿是领土完整。

二、感受学习歌曲,表现情感

(一)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鼓浪屿之波》,比较两者的共同点:希望祖国统一!(讨论后请找到歌名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歌名)

2、初听全曲,交流问题。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学唱乐谱:请一位会弹琴的同学弹钢琴,让学生唱乐谱。(集体或个人的形式学谱。完整识普后,要求全班同学识谱两遍)让学生自行找出曲谱中的难点,解决难点:

提问:你觉得歌曲中哪一乐句比较难唱?(解决问题)

4、学唱歌词:带着思念期盼的情感演唱歌曲,唱的同时体会歌词的意蕴。

(二)歌曲分析

1 、歌曲中有哪些地名?

鼓浪屿:厦门的一个岛,“海上花园”

日光岩:郑成功操练水兵的地方

台湾岛

基隆港:台湾的港口与鼓浪屿遥遥相对

2、 通过歌曲学习,请同学上黑板写出调性及节拍:F大调 4/4拍

通过讨论得出段落:二段体(4=4)AB形式。一乐段(四乐句组成)结构方整,音区较低,旋律微微高低起伏,自然,朴实而流畅。二乐段(四乐句组成)旋律上扬,表现了一种激动急切的心情,然后又回落。

3、歌曲的情绪情感处理: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演唱,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应该倾注一种什么情绪?体验到了一种什么情感?

师生讨论后,师分析总结:这首歌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述“我”生在台湾,却远离故土,站在与台湾基隆港遥遥相对的鼓浪屿,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出来

(三)再次感受歌曲

1、放录音,感受音乐及演唱者声情并茂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的思乡之情。

2、、让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带着期盼思念的情感深情的演唱全曲歌词。师生共同演唱,提醒学生刚才训练过的难点之处要唱准确到位。情绪情感合二为一。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鼓浪屿之波》(同学回答歌名),深切感受到了台湾同胞渴望海峡两岸早日实现统一的美好愿望。我相信眼下的全国人民最希望得是看到钓鱼岛早日重回祖国的怀抱,最后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以同样的心情演唱《鼓浪屿之波》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260d70101dq03.html